2013-08-16中聯鋼專稿:三天前央視一則關于唐山地區產能的報道點燃了中國鋼市,關于唐山地區鋼廠限電、壓縮鋼鐵產能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這次風暴似乎比以往更嚴厲。受此刺激,14日午后唐山地區型材、螺紋等品種拉漲70-100元/噸,個別商家惜售封庫,且在之后兩個交易日內連續拉漲。由于今年以來唐山地區環保風波不斷,其它地區冷靜的審視著這場風暴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行政干預能否真正實施下去?針對這些困惑,我們走訪了唐山地區多家鋼廠。 淘汰壓縮產能消息已被鋼廠證實 8月13日,河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楊崇勇在唐山就加快鋼鐵產業結構調整、推動轉型升級進行調研,指出了鋼鐵行業要抓住國家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和將要批準我省鋼鐵結構調整方案的機遇,主動壓總量、調結構,向沿海地區轉移生產能力。 8月14日,唐山市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及企業開會,要求各區縣內鋼鐵生產企業壓縮產能,規格為鐵2800萬噸,鋼3200萬噸,約合全市總產能的三分之一,次日細分指標并上報。 針對限電、壓縮產量兩則傳言,我們得到了唐山地區鋼廠確認:個別鋼廠確有接到政府方面口頭通知,但未見正式文件下發,區內企業未有明顯停、減產動作,觀望氣氛濃重。 據悉,短期內若出現強行限電的行政干預,長流程鋼廠因有自發電系統,生產方面不受影響,而短流程鋼廠受影響較大;以當前高層壓縮產量的決心,若必須實施,不再會出“一刀切”的制度,減產主力將是那些經營不善、負債較重的企業。 淘汰落后產能是否需強制性行政手段 唐山地區鋼鐵生產企業從2000年的百十家發展到今天的400多家,從事相關行業的企業達幾千家,直接從業人員百萬以上。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來看,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占比從08年初的54%降到2012年底的30.7 %,是位于第二支柱產業的裝備制造業的2.4倍,唐山市著實已被鋼鐵業“綁架”。如此龐大的產業,強行的行政干預,想使鋼廠減產難度可想而之。回顧唐山產能擴張之路,2010年頒布的以產能劃淘汰線的做法刺激小廠不顧產業供大于求的事實,開始了激烈的擴能競賽。幾十萬噸變成上百萬噸,再變成三五百萬噸,瞞擴建越過“紅線”的鋼廠數不勝數。唐山地區高效集約的鋼鐵氛圍及地利優勢是其它任何地區所不具備的,她的發展崛起有自身的優點,強行行政干預的做法往往適得其反,違背了市場經濟主基調,是本末倒置的作法。 況且,鋼鐵業給唐山帶來了工作機會,出于社會穩定方面的考慮,也不會讓唐山鋼企驟然縮減“鐵2800萬噸,鋼3200萬噸”產能。 苛刻的環保政策或造就地區內健康的優勝劣汰法則 走訪期間我們對唐山的環境污染有了切身的感受,漫天蔽日的黃白混雜的氣體充斥在目及之處,總感覺有種壓抑的感覺,空氣污染嚴重。年初到現在唐山一直開展環保檢修,但行業利潤率不足的情況下,企業自我約束力差,為降低成本,環保設備只是為應付檢察而準備。 個人認為,政府不如將強行壓縮產能的行政手段和精力放到制定苛刻的環保政策上來,監督鋼企嚴格執行,企業自然會受到市場的選擇,優勝劣汰。 |